登录  注册 退出

全国服务热线

19138464253

文人藏砚

发布日期:2020-12-15 11:09:13 浏览次数:

  自古以来,文人墨客多爱藏砚,其质地有陶、瓷、玉、金属、石等,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创造。砚让文人的灵感有了用武之处,中国古代文人的灵魂深深地嵌入到砚之中。历代文人士大夫多有以题诗词赋颂之勒铭于砚,甚至用以身后随葬之必备,从而也为我们留下了研究的宝贵资料。


  汉代刘熙《释名》曰:“砚,研也,研墨使和濡也。”砚的发展史自先秦的研磨器始,经汉石砚、晋瓷砚、唐代的澄泥砚、红丝砚、洮河砚、端砚、歙砚鼎盛于明清,流传至今。


  早在汉代就有了雕刻砚。汉代没有专用的砚材,坚硬耐磨的石头是刻砚的主要材料。汉砚通常分为砚身和砚盖两部分,盖顶和足部大多雕以鸟兽为装饰,造型简练,古朴素雅。


  晋代砖砚上有吉祥语、年号和监造人名,具有研究和欣赏价值;瓷砚则工艺考究,古朴美观,有极高的文物价值。


  隋唐时代砚材多为石质,选料颇为讲究,主要有澄泥砚、山东青州的红丝砚、甘肃洮州的洮河砚、广东肇庆的端砚、安徽歙州的歙砚等。上述砚材质地优良,是古代名砚的物质基础。隋唐制砚的工艺也有新的发展,造型更是丰富多彩,有圈足、多足及几形砚、龟形砚、辟雍砚等。


  宋元时代延续了隋唐的制砚风格,造型大方,线条流畅,注重实用,砚池与砚台分得很明显。


  明清时代制砚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从古朴渐趋豪华,变实用性为欣赏性、陈设性和艺术性,雕刻手法精巧,取材更为广泛,包括象牙、翡翠及金属等都可选作砚材。


  历代砚史著述甚多,奈受时代的局限,使得诸说不一。清乾隆四十三年(1778年),乾隆帝将内府所存诸多藏砚,纂修《西清砚谱》传世,当以此书为冠;民间以沈石友藏、吴昌硕题铭的《沈氏研林》为最。


  静妙轩主人精通砚史,擅长砚台的鉴赏。他痛恨伪造者以假乱真的卑劣行径,为了让爱好收藏砚台的人了解到底什么是真的、好的,他花了多年的心血,进行搜集和研究。《静妙轩藏研》展示的百余方名砚,是他从自己收藏的近千方古砚中精选出的,都曾经过历代文人刻铭或收藏,所以它们的意义和价值就不同于一般的古砚了。


 更多
加载中~
查看更多 >>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