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 注册 退出

全国服务热线

13880011299

时代之呼唤,学者之吁请---- 中国书法评判提出客观标准(代序)

发布日期:2021-08-31 09:37:15 浏览次数:

(选自王根权著《中国书法品评》)

由于同写书法品评文章诸方面的原因,我知道了王根权这个名字。读了王根权所著的《论中国书法评判标准》《<书谱>品评》《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锁钥》《刘正成先生该冷静一下了》《书法艺术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吗?》《甘泉宫考辩》《秦十二铜人探秘》等文章,在我心底里产生了强烈的震撼。深深地感觉到王根权先生是一个有思想且思维极其敏捷,极具个性,不人云亦云的人,是一位学识非常渊博的真学者。同时我还感觉到,王根权在为文上很有个人风骨,文笔犀利,观点明确,不畏权贵,不欺贫弱,非常大气,和自己这个个头不足一米七零,却在真理面前绝不退让的犟牛脾性很相投。细品他的文章,只觉得他的文章情真、意深、理通,读后给人一股力量,让人有一种信念,使人的精神为之振奋。他的文章语言清新,构思精妙,说理充分,让人有一种看不完他的文章不想吃饭,不想睡觉的魅力。于是,我有了一个想和王根权相识的念头。

向朋友打听王根权,朋友告诉我:王根权从前当过兵,现在省招办工作,他不但在书法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非凡的成就,工作业绩也非常突出,我国现在中考、高考及中学生平常考试使用的“正背监考法”就是他的发明。于是,我就更想认识认识王根权了,想看看他是个什么样儿的人,甚至心里还想他到底长了一个怎么和常人不一样的脑袋,如此聪慧……

几次我托朋友约王根权,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约到。我在思想上不由得产生了一种人们常说的大才难得,大才难觅,大才难见之感叹。于是就在心里自语,在西安城里,不少作家都是自己的朋友,怎么竟与这位王根权先生无缘!

2007年正月十五,在海峡两岸联谊会上,我正与萧云儒、罗国士、胡树群、邵梦龙等几位老师及朋友围坐在一圆桌旁边吃水果边聊天的时候,只见几个人走了过来。有朋友告诉我,你不是想见王根权吗,你看那大个头的是谁?我眼光投向正向这边走来的那位大个头的男人,只见他上身穿一件茄克,头理得很精神,笑得非常和善的与人打着招呼。我忙让朋友叫住王根权,自己就迎了上去,我们就这样在此次联谊会上认识了。

王根权的个头接近一米八,体格健壮,目阔鼻耸,说话沉缓。朋友拉王根权和我坐在大厅拐角的一个桌子旁,我们一起喝茶。我说了自己拜读过他几篇文章后的看法,他竟然也谈了对我几篇文章的读后感。俩人感觉是那么的熟悉,话说得非常投机,没有半句应酬和雕饰。通过交谈,我知道王根权是陕西洛川人,长我6岁,相见恨晚是我俩的共同感觉。

由于在中国书法理论研究上的追求,我们成了知心朋友。自此以后,就经常在一起谈古论今,品书吃茶。我了解到,他在中国书法理论研究上有许多过人的见解,彼此之间的来往就多了起来。他白天上班,还抽空练字,晚上写文章常常到深夜一两点。他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工作和学习着,却从来不知疲倦,任何时候看到他,他的精力都是那样的旺盛。他著有中国书法研究方面的论文逾百万字,在陕西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近10年来,他将为文的重点放在了中国书法理论的研究上。

唐朝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第二个鼎盛时代,大书法家、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先生,在他的《书谱》中谈到书法的“评者”时说到了三种人。第一种人,是不懂书法之人谈书法,人云亦云;第二种人,是对书法认识错误的人,胡吹胡喷忽悠人;第三种人,是一些年事已高,别人以为他懂书法,可每当谈到具体的书法时,却不表态者。而今,在拜金主义,功名利禄的促使下,孙过庭《书谱》中谈到的第一种人依然存在,第二种人增加了,第三种人不见了。为什么第三种人不见了呢?其原因是第三种人感到如果自己不说点什么,生怕社会把他们遗忘了,金钱利禄离他们远去了,或者是自己把持的权利浪费了。所以他们还要不时地说点什么,哪怕是对中国书法起到极为错误的诱导甚至是倒退作用。前两种人我感到没有必要和他们费口舌,而对那些年事已高在书法界还把握着一定权利的老者,我在这里想劝其一句,是不是也能够学习学习唐代的老者呢?自己不懂书法,宁可不说,也不要胡说。因为你们的影响太大了,言论上的一点错,将导致书法界的一片混乱。这些人的一时错,将导致书法界的一代错。如某些所谓的书法理论权威,将一句“宁丑毋美”的简单比较选择,捧之为书法理论之至理。在这一错误理论的引导下,全国出现了一批把“字”写得非常丑、非常难看的“丑书家”。这些“丑书家”走入了书法的误区,偏离了中国书法艺术美学的本质,距真正的中国书法艺术愈走愈远。屈指算来,“丑书”在中国已近三十年了,三十年不就是一代人吗?前不久,《中国书法》第四期发表了沈鹏先生一篇《书法,在比较中索解》。从文章的题目上看,先生自然是想用比较法在书法这一大课题上作点探索,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。可文章却与其初衷相违背,得出了一个违背辩证法基本观点的结论——书法是纯形式的,它的形式即内容。是沈先生年事已高,力不从心,还是别的原因?笔者不得其解。在这篇文章发表之后的短短一个月,《中国书法》第五期,就出现了一篇大肆鼓吹沈鹏先生这篇文章写得如何如何的文章,真正成了有“贤者”敢胡说,就有“混混”敢胡吹,中国书法到底向何处去?

回顾中国书法史,各流派相互排斥,互不接纳。笔者认为,这虽不合理,却也合情份。自从有了中国书法,虽然从来没有过真正的完美,可先人们却在一直追求完美,这不得不令人敬佩。然而,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,“贤者”错误的一呼,“愚夫”一片继声,可怕呀!误人误国!

中国书法谁的水平高?谁的水平低?到底应当如何评判?有没有评判标准?应该不应该有评判标准?标准到底是什么?用什么来定?王根权先生潜心多年,应用了哲学、高等数学、统计学、评估学、考试学等多学科知识,撰著了《中国书法评判标准》一文。提出了客观的、人们都能掌握的评判标准。他认为:中国书法的评判标准不应该再用形象比喻说话,而应该改用事实说话;评判结果不再为评语式结论,而应该为数字式结论;评判行为不再是“贤者”说了算,而应该是“大众”说了算。一句话,中国书法的评判标准,应该是一把刻度分明的“金钢尺”,而不是可以任意延缩的“橡皮筋”。中国书法的评判,应摆脱主观臆断,步入客观、公正、公平、公开。这一评判标准的产生,将彻底结束中国书法长期以来没有客观评判标准的历史,结束中国书法长期以来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下的不公正评判的历史,中国书法评判从此将步入一个新的历史纪元。

笔者掩卷王根权先生的《论说中国书法的评判标准》,真实的感到,先生此文,少主观,多客观;少唯心,多辨证;少派系,多共识;少私心,多公正;少神鬼,多科学。是中国书法评判的一剂良方。

客观的“中国书法评判标准”的问世,在中国书法评判史上无不是一次伟大的革命。在这次伟大的书法评判标准革命中,困难可想而知,阻力在所难免。然而,“青山遮不住,必定东流去。”这是历史之必然,是中国书法发展的必然。


乔 犁

2009年6月9日于西安求无斋


  • 相关评论
加载中~
查看更多 >>

推荐阅读